稀土信息
主办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稀土办公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15-1100/TF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0894 人次
 
    本刊论文
稀土官司 2012年第5期

 中国稀土的理想发展状态应该是像乒乓球一样,通过中国的管理、技术、品牌优势,把全世界纳入到同一个产业链条之中。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家里头破血流,在外任人摆布
  3月底的开普敦,秋意渐浓。
  应南非国民议会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率团访问南非。作为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功能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李卫参加了此次代表团。让李卫没有想到的是,无论是在与南非官方的交流中,还是在与代表团内部的沟通中,稀土,都成为了一个绕不过的话题。
  实际上,不止南非如此。在欧美日诸国,稀土的关注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稀土行业的如此受宠,让一直从事稀土功能材料研发工作且曾连续数年向全国人大递交有关稀土议案的李卫既喜且忧:“总的来说稀土产业有了明显的进步,最为突出的就是相关产品价格的提升。”但李卫同时认为,中国稀土行业发展面临的困扰并未得到完全解决,有些问题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上:稀土为何成被告
  2012年4月8日,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在京正式成立。这一承载着全行业期望的协会筹备已久,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其正式挂牌日期却一推再推。此次火速挂牌成立一改往日谨慎风格——按照此前规划,稀土协会应于2012年5月才正式成立。
  业界普遍推测,协会之所以“早产”,当与大洋彼岸的一桩官司有着密切的联系。
  跨国官司
  2012年1月30日,世贸组织裁定中国限制9种工业原材料出口败诉。此时已有不少人敏锐地意识到,这显然是有关国家剑指稀土的演习之战。果然,3月1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出面宣布,美国将联合欧盟、日本向世贸组织提起针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贸易诉讼。
  随即,尚在参加全国两会的工信部长苗圩回应称:“如果他们要起诉,我们表示很遗憾。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准备,如果一旦被起诉,我们要主动地去应诉,要去说明这方面的情况。”
  协会成立大会上,稀土协会首任会长干勇也表示:“协会成立后,将按照国际管理和世贸组织规则,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纠纷。”同时他呼吁,希望各成员企业抱团合作,以各种灵活方式应诉。
  中国入世以来,始终没有对可能遭遇的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各方面的规则尚不够完善。所以中国被诉数十次,并无获胜案例。因此,专家对此次起诉获胜所抱希望并不大。
  然而,这一官司的真正意义在于,如果中国能因此而使稀土产业面临的各种顽疾得到根治,则此次官司功莫大焉。
  劣币猖狂
  去年年初,稀土价格出现了大幅的上涨,各地政府对稀土产业的热情随即被点燃。就在记者采访李卫此前一天,某省官员就对李卫表示,该省正在做强做大稀土产业,要把稀土产业打造成为该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实际上,中国目前的稀土上中游产能已严重过剩。“目前国内的磁性材料需求仅为10万吨左右,但产能应该已超过20万吨。”李卫举例称。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现有产能结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黑产能。
  为了保护稀土资源,国家实行了“指令性计划”管理其开采。按照规定,分离冶炼企业所购原料应该是指令计划内的有票产品。但实际上,无票稀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由于受利润刺激,加工企业需求旺盛,指令计划根本无法满足其生产需求,购买无票稀土几乎成为了行业内公开的秘密。李卫透露:“2011年稀土涨价,不少人就凭借倒卖无票稀土发了大财。”
  更让李卫理解不了的是,现行的有些制度对产能规模更大、产品档次更高的先进企业是相当不利的。“按照规定,随着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审批部门的级别相应提高,获批难度随之增大。”他举例称:“比如甲企业要投资一个一亿元以上的项目,产品档次较高,而乙企业投资一个产品档次低、产能小的项目,甲企业需要的审批部门就会更多,难度也会更大。这样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制度设计显然是有缺陷的。”
  对此,企业多有不满。某大型稀土企业高层在稀土协会成立大会上就抱怨称:“合法开采企业受到了最严格的监管,一些非法企业甚至个人私挖滥采打游击,政府根本监管不到。李逵反而斗不过李鬼,这显然有失公平。”
  并表运动
  为提高行业集中度,近年来从国务院到各主管部委都在积极推进大型稀土产业集团的成立。今年两会期间,工信部长苗圩再次提到,为了保护我国的稀土资源及可持续利用,全国稀土企业将整合组建为两至三家大型企业,但“整合方案并不一定按省来划分”。
  关于组建大型稀土集团的设想早已有之,无奈一直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对此,不少人将希望寄托在了新成立的稀土协会身上。作为稀土行业发展主管单位,工信部也给稀土协会下发了专门批示,希望稀土协会能在组建稀土企业集团方面有所作为。对此,干勇上任之初就提到,稀土行业整合不需要太急,也不能拉郎配,要根据市场发展,“但是要有一定时间限制,大概要5年时间,2012年就会全面启动。”
  为了在未来的稀土产业格局中谋得一席之地,几年来,包括中铝、五矿、中色、江铜等相关企业无不积极地进行兼并重组。江西、广西、湖南等南方稀土主产地,都是这些企业争夺的焦点。
  对于这一整合过程,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严纯华并不乐观。“两家也好,三家也好,实现这一目标本身已是困难重重。整合成功未必意味着问题得到解决。”严纯华分析称:“从稀土行业目前已完成的并购案例来看,没有一家能够完成各成员单位CI(企业标志,全称Corporate Identity)的统一。这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花几十万请一家设计公司,几天就能完成设计,但就是连这样表层的统一都尚未完成,更遑论质量标准、培训标准、安全体系、企业文化。”
  严纯华认为,现在的稀土行业并购,基本还停留在合并财务报表的初级阶段。“现在稀土行业非常浮躁。巨额利润刺激下,企业的成立、重组均异常仓促。人才流动率和流失率都居高不下。”严纯华说,“这是企业快速扩张过程中造成的缺憾,但不能因此而不重视企业的实质性整合。”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稀土信息》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稀土信息》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